2.工程概況
1、工程地質(zhì)情況
管段內(nèi)出露中生界白堊系(K)侏羅系(J)三疊系(T)地層;其中以侏羅系上統(tǒng)遂寧組(J3S)中統(tǒng)上沙溪廟組(J2S)為主,占全線總長(zhǎng)度的80%左右,三疊系(T)僅見于重慶地區(qū)(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區(qū))低山背斜核部或兩翼;白堊系(K)地層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及龍泉山脈兩側(cè);第三系缺失;第四系(Q)松散堆積物分布較廣,以沖積平原區(qū)、河谷階地、緩丘槽谷等低洼地帶較為集中且厚度較大。
2、水文地質(zhì)情況
沿線江河、水庫、堰塘分布較多,水量均受大氣降水補(bǔ)給。長(zhǎng)江、岷江(府河)、沱江及其支流清水河、蒙溪河、瀨溪河、小安溪河等大小江河、溝渠為常見地表徑流。
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、基巖裂隙水、巖溶水等??紫稘撍饕植加陂L(zhǎng)江、岷江(府河)沱江兩岸河漫灘、河流階地砂卵石及丘間寬谷低洼處松散堆積層中,受大氣降水及河水等地表流滲透補(bǔ)給?;鶐r裂隙水主要為紅層丘陵區(qū)基巖裂隙水及須家河組碎屑巖裂隙層間水。巖溶水主要分布于瀝鼻峽(云霧山)背斜、溫塘峽(縉云山)背斜、觀音峽(中梁山)背斜核部、兩翼的灰?guī)r、白云質(zhì)灰?guī)r、白云巖、角礫狀灰?guī)r、泥質(zhì)灰?guī)r等碳酸鹽巖中。
沿線地表水、地下水水質(zhì)類型主要以HCO-3-Ca2+型與HCO-3-.SO42-Ca2+、SO42- SO42-Ca2+. Mg2+、Cl-. SO42--Ca2+為主,一般為低礦化度淡水、軟水、弱酸性~弱堿性水。